第 25 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將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 21 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廣州泰和腫瘤醫院攜手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積極響應,特登此文以助大眾。
血尿
當你拿上一份尿常規報告,上面赫然寫著“潛血陽性”,或者排尿過程中突然出現肉眼可見的紅色尿液。想必大家第一時間都是非常恐慌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什么是“血尿”,“血尿”的出現一般和什么原因相關,遇上“血尿”我們又該如何處理。
“血尿” 定義
鏡下血尿:離心沉淀后的尿液鏡檢每高倍鏡視野有紅細胞 3 個以上。
肉眼血尿: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見血尿。
發現紅色尿后,首先要辨別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有些藥物或食物均可引起紅色尿,常見藥物有:維生素 B2 、華法林、利福平、硝基咪唑類、酚酞片及多柔比星等,常見食物有:紅心火龍果及甜菜等。
真性 “血尿” 的病因
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炎、結石、感染、結核、腫瘤、損傷等;
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尿路臨近器官疾病:如急性前列腺炎、宮頸癌、急性闌尾炎、結直腸癌等;
化學物品或藥品對尿路的刺激:如對腎小管有損害藥物(磺胺藥、消炎痛、甘露醇等)、環磷酰胺造成的出血性膀胱炎、抗凝劑等;
功能性血尿:也叫運動后血尿。
一般說來,95% 以上的血尿是由于泌尿系統疾病所致,約 80% 是由腎小球疾病、感染和泌尿系統腫瘤所致。
定位 “血尿” 來源
尿三杯實驗:患者排尿時,分別將前、中、后 3 段尿液分別收集到 3 個杯子中:
第一杯含血尿:提示病變在前尿道;
第三杯含血尿:提示病變在后尿道、前列腺、膀胱頸三角區;
三杯均含血尿:即為全程血尿,提示病變在腎臟、輸尿管或膀胱內彌漫性出血。
尿三杯實驗(圖片來源于網絡)
影像學篩選:
彩色超聲波檢查:是最方便、經濟、無創的初步檢查方法,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泌尿系結石、腫瘤、畸形等導致血尿的病因。
CT 或 MR 等其它影像學檢查:可以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大小、范圍。
膀胱尿道鏡檢適用于所有血尿患者,可以發現膀胱微小的病變。
“血尿” 的治療及注意事項
無論如何,“血尿”特別是無痛性肉眼血尿,是泌尿道腫瘤的早期癥狀,需引起高度的重視,建議找專科醫生進一步明確診斷。早期腫瘤多數是可以根治的,如果延誤診治,錯過早期治愈的時機,將造成嚴重的后果。
即使經過完善的檢查也沒有確切病因,可能為特發性血尿。但只要血尿持續存在,必須每 3-6 個月隨訪一次尿常規和尿細胞學檢查。腎臟超聲每 1-2 年檢查一次。如果細胞學檢查異常,則是膀胱鏡檢的指征。
另外,平時生活工作中,大家需要多飲水、忌辛辣、積極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及生活作息習慣。最后,小編祝大家尿得痛快,活得舒心。
感謝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郭澤雄主任審閱此文。
文 丨 廣州泰和腫瘤醫院;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辦公室。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廣州泰和腫瘤醫院所有員工已做好準備,冀望在春暖花開之日,與全國人民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過 350 萬,死亡病例超過 200 萬,防控形勢嚴峻。我國最常見的癌癥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等。近年來,肺癌、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等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發病率仍居高不下。但從另一方面說,癌癥也是可防可治的
每年高考,總會給那年夏天加一筆昂揚的色彩。無數莘莘學子帶著自己的夢想、才華和拼搏精神,趕赴考場,用實力成就人生第一個高光時刻。而有這樣的高考生,TA 罹患惡性骨肉瘤卻依然堅持參加高考。讓我們走進 TA 的故事,看看 TA 是如何戰勝骨肉瘤的,再深入了解骨肉瘤是怎樣的青少年隱形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