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皮膚病理學組主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單位承辦的 2020 年第二屆全國皮膚病理研討會及讀片會暨皮膚腫瘤病理診斷新進展學習班于 8 月 30 日成功在線上召開。廣州泰和腫瘤醫院作為其中的協辦單位之一,高度重視腫瘤病理的發展,尤其看重病理數字化建設,在即將開業的黃埔總院院區實現病理全數字化。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皮膚腫瘤的新進展”。圍繞這個主題,大會安排了六個專題報告及十四個病理討論,當中涉及皮膚病理診斷中的臨床病理結合;皮膚透明細胞病變的診斷思路;皮膚軟組織腫瘤、淋巴瘤、附屬器腫瘤、黑色素瘤的病理診斷進展等,并邀請國內著名的病理專家作病理點評。
本次會議原定于今年 4 月在廣州舉行,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會議推遲到 8 月份舉行。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并讓更多同道能參與其中,會議舉辦的形式由線下改為線上。在會議舉行期間,會議直播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 5.5 萬人,可見本場學術盛宴得到業內同道們的廣泛認可。大會執行主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李揚教授表示:對會議能得到眾多同道的支持感到非常欣喜,之后大會會更專注于皮膚病理研究,讓更多同道從中獲益。
作為一家按照三級腫瘤專科醫院標準建設的新興高水平醫療機構,廣州泰和腫瘤醫院致力于打造醫療技術高地和醫學人文高地。在核心醫療技術建設方面投入重資建設了世界先進的質子治療系統,并組建了國際級水平的物理師團隊。質子放射治療是現今放療領域的尖端治療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回旋加速器產生高能質子束,對腫瘤病灶進行精準放療,在高效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能夠更好地保護周圍的正常組織和器官,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準確的腫瘤病理診斷的引導下,質子治療必將造福更多的患者。與會專家也表示質子治療將是皮膚腫瘤治療的一個新方向。
廣州泰和腫瘤醫院處于中新廣州知識城核心區域,占地 50 畝,建筑面積 10 萬平方米,規劃床位數達 400 張,是知識城首批啟動的、重點配套的高科技服務類醫療項目。作為開發區生命健康板塊核心項目之一,廣州泰和秉承著“為中國腫瘤患者提供優質診療服務”的理念,將與患者同行,征服癌癥。
受廣東省輻射防護協會邀請,2019 年 7 月 22 日,廣州泰和腫瘤醫院輻射防護專家謝樹青作為授課老師,在“廣東省輻射安全與防護初級醫用班”上,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水電醫院、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多家醫院的 300 位輻射工作人員授課。謝樹青以《放射性基礎知識》為題
放射治療的發展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時至今日,放射治療已是惡性腫瘤重要的局部治療方法之一,約有 70% 的癌癥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某天,番薯隨手拿起剛出來的體檢報告瞄了一眼。不看還好,一看馬上炸毛,體檢總結第一頁赫然寫著:“ B 超檢查發現甲狀腺左側結節,建議進一步檢查。”番薯一手把體檢報告扔下,哆哆嗦嗦跟自己的閨蜜訴苦: